
浮選過程中的表面處理工藝
用各種能場如電場、磁場、超聲波場、熱能場、核能場等對礦物進行處理后,再進行浮選,也會開拓細粒新選礦領域。
1、電場浮選工藝:浮選前或浮選中在礦漿中通以直流電,大大改善了礦物表面的電化學性質,從而改變了微細的聚集狀態(tài),前蘇聯(lián)報道了一種新的電氣浮選法,通過水中的電解,產生氫和氧的氣泡,再與空氣進行混合浮選。由于礦漿中氣體高度飽和,氣泡大小均勻彌散良好,氫和氧的氣泡具有高的比物理化學活度,故能有效的分選礦泥。各種電極對浮選的影響也引起關注。
2、預先充氣和加熱:C.吉特里茲采用水中預先充氣在空氣中加熱的辦法提高了油酸浮選欽鐵礦的回收率,由于加熱使欽鐵礦表面的二價鐵離子氧化成三價鐵離子,三價鐵化合物的溶度積較小,從而三價油酸的表面化合物易于形成,己為紅外光譜研究所證實。
3、射線輻射:目前的研究表明,某些礦物在通過中子、β或γ射線的輻射改變了其浮選性質。通過3.73×1018個中子/cm2的熱中子流照射改變了氧化針的心電位和離子吸附性質,但由于放射污染這種方法在工業(yè)實踐應用是不現實的,而采用日或γ射線則不會導致敏感的放射問題,而且這兩種射線在工業(yè)上容易獲得輻射源。用鉆60放射源,1000拉德劑量的γ射線照射,改變了某些氧化礦的接觸角。據報道,用γ射線一熒光處理各種有色金屬(鎢、錫、鉛、鉆)能顯著提高浮選效率,富集比普遍提高1.5至5倍。
4、磁場處理:在前蘇聯(lián)研究很多,研究磁場處理對溶液中的離子的影響、接觸角的變化以及捕收劑的吸附狀況。據報道,用鉛鋅礦泥(-44um)及細磨礦漿(-74um),經磁場處理后浮選,鉛回收率由2.7%提高至7.2%,鋅由2.5%提高至7.1%。經磁場處理后加聚合電介質進行浮選,效果最大,鉛鋅回收率分別提高至11.8%及7.7%。還提出由于磁場作用使礦粒的水化膜結構朝著有利于疏水性的方向轉化。
超聲波用于分散(22kHz頻率,1.7w/cm2)絮凝(40-80頻率,0.07-0.5毫米波長)己為斯托夫所證實。也有用于錳礦泥浮選的報道。激光技術發(fā)展很快,有報道用于礦物表面處理,也是一項有希望的方法??v觀各種細粒分選工藝的過程、機理及其應用可以看出,在今后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內,對一些難選的細粒礦而言,綜合考慮礦物本身固有的物理化學特性及細粒礦的表面特性,采用符合力場分選工藝進行分選,將是今后細粒選礦設備與工藝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關文章:
紅星簡述鐵礦磨礦工藝與浮選脫硫工藝
含銀的鉛鋅多金屬硫化礦浮選工藝
浮選工藝流程的改進研究
簡述磷礦的浮選工藝
絮凝在浮選工藝中的應用分析
強化細粒浮選的工藝措施有哪些?
上一篇: 物料在回轉窯的運動模式分析 下一篇: 釹鐵硼材料的研究推動永磁磁選機發(fā)展